• 發佈日期: 2021/11/12
    生效日期: 2021/11/12
  • 分享到

『專利』對發明與創作,是保護?還是攻擊?

 

天馬行空的幻想,有時會創作出偉大的發明與創作!
但對於企業經營來說,研究發展就不能只是天馬行空的幻想,而是必須創造經濟效益。

因此,國家為了對於發明與創作達到鼓勵、保護和利用,以及促進各產業發展的目的,特別制定了【專利法】。就國家制定【專利法】的目的裡有著特別說明:由於創作是人類心智極致的表現,不但提升了人類文明的生活,也促進產業科技的發達,藉由不斷創作,能有效帶動經濟快速發展,且提昇市場競爭力,以此衡量及反映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水平。所以也可說,「創作」是一切人類精神活動成果的統稱。

當然,國家為了使更多人從事創作,就必須建立一套制度,讓完成創作的人能夠從中獲得適當的利益,可以得到較為優勢的競爭地位,且適度回收因為研發所付出的投資,才能激勵更多人進行研發,而專利制度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只保護市場獨占的利益,是為了讓產業技術更創新。

看到【專利法】制定的目的,許多發明、創作者應該覺得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似的安了心,認為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,一定會受到保護,然而對於企業經營來說:「專利,沒有保護性,只有攻擊性!」這卻是股王大立光的專利哲學。

大立光是生產光學元件的大廠,可謂是產業的龍頭代表,擁有上千件專利,件件都像是有力的武器!曾有位光學同業表示:光學的專利較模糊,如果很清楚相關技術,就能做到迴避,因此擁有專利不代表可以限制其他人去生產、製造,所以一旦發生了光學專利的訴訟案件,通常都是以握手和解的方式收場。就因如此,大立光才會有此番「專利,是用來攻擊的,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的!」語出驚人的告示。

【申請專利】是一項商業合作的籌碼

許多企業不斷以申請專利當作商業合作的談判籌碼,甚至視【專利】為提告和交互授權使用的工具,可說--【申請專利】是一種手段,『訴訟取得市佔率』和『收取權利金』是企業獲利的最終目的。

但也千萬別把專利訴訟當成一件壞事,如何以文字將研發的技術、特徵,在【申請專利範圍】中清楚、明確的表達出來;尤其是要囊括夠廣大的範圍,讓競爭同業無法輕易「迴避設計」,就凸顯出「專業」的專利工程師角色的重要性,除了要將研發的技術特徵以專業的專利分析,轉化成受【專利法】保護的書面文字,發明內容也要清楚說明產品的可利用性、新穎性及進步性,範圍、內容愈清楚明確,能夠受到法律的保護當然就愈充足。

從「申請專利」到「專利授權」的過程之中,有時是一場漫長的等待,尤其是【發明專利】。在等待『實質審查』的期間,對發明創作者來說,如果還要面對智慧財產局的『審查意見』階段,此時就非常需要專業的智權顧問來協助、陪伴度過這段接受審查過程的煎熬!

專利說明書的撰寫是【專利申請】最重要的起頭,能不能獲得『專利核准』並取得證書是一回事,【專利範圍】有沒有真正保障到產品市場是另一回事,這悠關了最重要的商業價值和利益!

想要申請專利的發明創作者,歡迎洽詢陽煦智權,我們將和您一起商討,並給您獲得最佳利益的評估與建議!

歡迎利用線上表單諮詢